互宠,是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愫,它糅合了爱、尊重与珍惜。双亲与孩子、婆婆与媳妇、教师与学生、上司与下属、朋友与朋友,彼此之间,如果懂得互宠的哲学,生活,当会注满芳馥的清香,鲜美的果子也随手可摘。
可叹的是,许多人,只会“互争”,父母在时,争宠;父母死后,争产;炮火四射,硝烟弥漫……
( 照片说明:谢谢好友秀娥,常年以有形和无形的鲜花点缀我的生活。)

资深记者梁荣锦今天在海峡时报重点介绍了美国诗人兼翻译家白雪丽(Shelly Bryant)近乎神奇的真实故事。她于1991 旅居新加坡,自学华文,学得得心应手,迄今已经把多部华文作品翻译为英文;这些作品包括:虹影的《好儿女花》、周粲的《微型小说选》、李娜的《李娜自传》、范稳的《悲悯大地》、盛可以的《北妹》、《死亡赋格》和《 白草地》。
她为我翻译的游记选集”In Time, Out of Place” 于今年面世,目前,她正着手为我翻译另外两部传记,书名分别为《文字就是生命》、《七彩岁月》。
她,一个道道地地的美国人,能够通过自学的方式掌握华文,新加坡的华籍学生又怎能以“华文难学”为借口而把华文学习当作洪水猛兽呢?
【摘自《大地的耳朵》(小品文集)——“呼吸的声音”】
母亲去世仅仅78天,父亲便相继而去。父母的呼吸声,自此成了人间的绝响。每 年 , 在 父 母 的 忌 日 里 , 静 静 地 站 在 他 们 骨 灰 飘 流 处 悼 念 他 们 时 , 大 海 总 讳 莫 如 深 地 沉 默 着 , 海 面 不 皱 ,波 浪 不 起 , 原 本 想 将 浪 涛 拍 岸 的 声 响 想 像 成 他 们 呼 吸 的 声 音 , 但 是 , 这 样 一 个 卑 微 的 愿 望 却 也 无 法 达 致 。 别 人 总 说 时 间 是 最 好 的 疗 伤 剂 , 对 于 被 感 情 刺 伤 的 心 , 它 也 许 有 一 定 的 疗 效 ; 然 而 ,亲 人 死 亡 在 心 房 挖 出 的 那 个 溃 烂 的 伤 口 , 却 很 难 愈 合 。 我 总 是 避 免 去 想 , 因 为 那 种 一 波 一 波 直 捣 心 窝 的 痛 很 折 磨 人 。父 母 的 呼 吸 , 就 是 人 世 间 最 美 的 声 音 。是 真 的 。
——深深感谢玲子传媒,为我的作品制作了20张精美的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