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邀到母校立化中学授课,开设“初级创作班”和“中级文艺班”。
立化学生勤勉,态度认真,悟性高,使教学成了一项异常愉快的工作。
以下,是“初级创作班”一位学员李欣融所写的短文,发表于07-10-2015 的《联合早报》,内容畅述的是她上课的感想。
立化中学 “2015年编采班 ”
尤今老师分享写作三颗钻石
李欣融 (立化中学通讯员/报道)
为让中二生提高写作水平,立化中学华文部开办了五堂课的初级写作班。中二各班都有几名学生被老师筛选上这个创作班。指导老师正是创作经验丰富、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大家仰慕已久的本地作家尤今老师。尤今老师也是毕业于立化的校友。
释放快乐的课室
上第一堂课时,尤今老师一踏进课室,就让人觉得颇有神秘感。她先绕课室走一圈,还说她一眼就能看穿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大家都被她诡异的目光逗得啼笑皆非。用心良苦的尤今老师要强调的是,要成为一名作家,观察入微是必备条件。之后她要学生们猜一猜她想要的课室和学习心态是怎样的。
学生们都说“认真”和“上进”,可是尤今老师却说全答错了。 她揭开谜底,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她要的不外是一间充满阳光,能释放快乐的课室。
每一堂课,尤今老师总会随身携带一个沉甸甸的黑色大包包,里面装的全是精神粮食。每当她提问,学生们举手回答时,无论答案对错与否,都会得到免费杂志。尤今老师鼓励大家从杂志里选出感兴趣的文章来阅读,这样就不会辜负她的一片苦心。她指出现代学生写作时的通病,就是内容陈旧虚假、描写抽象、空洞,篇幅冗长乏味。她的话意味深长:“创作离不开真实,真实离不开创作。唯有观察,才会发现平常看不到的都一一浮现在眼前。”
她向学生们举出例子,比如说大家都写过“我的母亲”这个题目。但是学生们交上来的作文内容千篇一律,都是写母亲如何照顾生病的自己。如果要活写人物,不是虚构内容就很好,而是要通过具体实例体现出来,才能让笔下人物跃然纸上。尤今老师也分享写作的三颗钻石,分别是文采斐然,内容独特,主题明确。达到三颗钻石的篇章,才是好作品。 她还赠送了学生们她的新书《蝴蝶人生》限量版的书签作纪念。
阅读与写作息息相关
为了让学生们能学以致用,尤今老师刻意安排了作业,限定大家在7天的限期去观察学校里身边的人,然后用“立化是我家”这个主题,描写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可以是朋友,老师或清洁工人等,但必须是真实的故事,字数限制于1200个字。
最后一堂课,尤今老师精心挑选了8个最好的作品。她也以她亲笔签名的著作奖赏那些学生,以勉励他们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正因为阅读是语文进步的阶梯,是语文提升的不二法门。 “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这句话尤今老师总是挂在嘴边。她无时无刻,一而再再而三,不厌其烦地嘱咐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