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墨在今天联合早报他的专栏《岁月如歌》里,为“英雄”一词作了意义深长的诠释。谢谢他,在专文里提及了先父谭显炎。当年,为了捍卫脚下的土地,先父在长达两年余的岁月里,出生入死地参与136部队的抗日活动。
昨天,在958电台,广播员一沙与我,花了好几个小时录制了五集节目,回顾父亲当年在美罗山步步惊心的抗日活动。这六集节目,将在在6月份播出。
回顾先辈勇敢的抗日活动,旨在教育后辈,保家卫国,人人有责。
以下,是黄宏墨的专栏:
【联合早报】31-03-2015
英雄
黄宏墨
何谓英雄?古书这么解释:“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肩扛正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简单来说就是当国家民族出现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为国效力、为民请安,这样的人,就是英雄。
那天工作进行到一个阶段,休息时经过书架,随手拿起前几天在尤今新书发布会上买的《父亲与我》,原想翻翻几页待下载的图片完成后就继续工作,没想一读竟欲罢不能。一口气看完尤今的父亲——谭显炎所写的篇章《马来亚敌后工作回忆录》后,情绪澎湃,掩卷呆愣久久不能言语。过后发了个短讯给尤今老师:相当意外于令尊日记式的文笔那么流畅,情节扣人心弦之余还处处展现创意的笔调写法,非常难得的一部历史记载。向您的父亲、向那一群爱国爱民的抗日英雄致敬!
印象最为深刻的一页是日记中记载林谋盛区长将要告别作者,冒险下山前往城市筹集抗战资金时说的一段话:“我的理想很简单,就是和平后把曾经同生共死的这一大帮同事集合在一块,共同开拓视野,比如说开办工厂,或是经营商务,过着大家庭一般的生活。”“取得的利润除了解决生活所需之外,多余的款项便贡献给社会,开办种种慈善事业,本着为国家社会服务的宗旨,过着富于意义的充实生活”。
这是何等伟大浪漫的情怀啊!这也显示了凡夫与英雄的不同之处。随后,英雄被逮捕折磨至死都不曾出卖抗日同志,读来让人万分悲愤感慨,不禁想起其他千千万万的无名英雄,战后,他们的后人可曾得到应有的表扬与照顾?
想起两年前在中华总商会弹唱写给南侨机工的《天涯孤旅》时,一位从昆明远道而来的南侨机工后人在演唱过后,紧紧的抱住我放声大哭。其实不难理解:他的父亲选择了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国家与人民却罔顾英雄的牺牲,对烈士家庭长年陷入苦难的情况也漠不关心,使得这中年孩子,回想起父亲所做的一切要经过那么多年后才被肯定,一时不禁悲从中来。
另一让人慨叹的是,英雄又往往因为政治立场、时代与角色的缘故,硬被划分成官方与民间版本。试问谁还记得书中提及的雪兰莪州昔加里村的陈广进夫妇?谁还记得同样被日军凌辱却宁死不屈的林江石先生?谁还记得尼诰大道坍塌惨案中的救人英雄王耀标?
成王败寇不是英雄唯一的解读,但真正的英雄必能感召同仇敌忾的护航决心,必能鼓舞人民捍卫自己的国家土地。
23日清晨醒来,巨人已悄悄在夜里离我们远去。生生息息本是人间常情,伤感的是,费尽心思奠下了足以让后人安稳生活的地基,却仍然难以承载一致的感激与体谅。欣赏巨人老去后一句相当诚恳、中肯的话语:“我并不是说我自己做的全是对的,但我做的一切都有个崇高的目的。”
岁月无情,人心叵测,欣慰的是他终于放下了这纷扰又寂寞的人世,以典范的铁汉柔情, 往他爱妻的方向归去。
愿英雄安息,愿国家继续繁荣安定!
完稿前传来排队八小时只为一鞠躬的画面, 哀痛自律的瞻仰队伍在艳阳底下徐徐前进特别感人。谢谢你给后代子孙带来这美丽深远的传奇,感恩汗流浃背的人龙展现了让世人赞叹的人文风景。